“穷人结婚结不起、生育孩子养不起、老人去世葬不起,有的村民负债沉重,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跟风而行。” 说起村里曾经铺张浪费、讲排场的陋习,沙县湖源乡城前村老党员陈某连连摇头,婚丧喜庆开支,大多数人家的花费是三五万元,多则十多万。 不过,自从去年沙县开展严禁大操大办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村里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该村在村里倡导文明新风,提出不比面子比作风的做法,减轻了很多家庭负担。 “按照过去的习惯,小孩子满月,亲戚、朋友、同事都要请,请客数十席,上菜比档次。现在移风易俗,倡导喜事简办,两家人一起吃个饭聚一聚,简单又轻松……” 如今,喜事简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比阔气、讲排场的攀比之风刹住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这正是今年来沙县开展“八个一”活动,大力推进全县移风易俗专项整治的交出的一份答卷。 为使移风易俗工作深抓实做,县纪委同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一盘棋”。县纪委编印《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典型案例选编》,县委宣传部在城区人流密集的公交站点投放大幅宣传广告6块,县委文明办将落实严禁大操大办整治工作情况纳入各类文明创建考核体系,县教育局向广大教师发出《沙县教师谢绝“谢师宴”倡议书》2800余份,团县委于5月20日牵头组织举办了“春暖花开爱在虬城”集体婚礼...... 在此基础上,沙县纪委监委多方位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引导,通过福建日报、三明日报、沙溪之声995、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动态。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制定整治方案166份,签订承诺书8170份,利用LED等媒体平台滚动播放公益广告300余条,举办移风易俗演出11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5万余份。 “‘歪风’‘陋俗’不仅导致铺张浪费,也会造成乡里隔阂。我们将定期总结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将好的实践成果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规范,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沙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沙县纪委监委 练丽琴)
|